铜陵市“四轮驱动”力促乡村治理蝶变升级
发布日期:2022-08-31 14:40 来源:
一是网络+网格,开启乡村治理“数字模式”。加快“We”社区政务微信智慧应用覆盖,让社区(村)楼、房、人信息“一次录入、多方共享”,推动网格事件智慧化管理,打造“网络+网格”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。深化网格服务管理 “多网融合”“一人一格”“一格多员”“五项制度”“一网统管”“分级考核”等经验做法,推动乡村治理更精细、更高效。
二是普法+实践,延伸乡村治理“法治触角”。全面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培育发展乡村普法依法治理特色项目12个。如市委政法委在全市乡镇推广设立“法治超市”,为村(社区)居民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,受到中央政法委关注;法院系统在部分村(社区)设立巡回法庭,将开庭审理的地点设在村(社区),通过“普法+办案”的方式,以案示警,以案说法,把庭审变成村民的“法治公开课”;民政部门创新实施婚姻家庭“三分钟普法”课堂,即利用办证时间,通过“现场普法+专业宣讲”的方式,对来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的群众进行民法典宣传;义安区组建80名年轻干部为骨干的“平安法治教官团”,常态化参与送法进乡村活动,成为乡村普法的“先锋队”。
三是风景+场景,厚植乡村治理“绿色理念”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,开展村庄道路、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工作,实施农村改厕行动,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197个,创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5个。把法治文化阵地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布局,重点打造以法治小广场、法治小长廊、法治小墙绘、法治小书屋等“四小”为代表的法治景观,实现176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(社区)全面建成集观赏性、教育性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