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全面依法治市
铜陵市司法局“三注重”绘就乡村振兴法治底色
发布日期:2022-08-31 14:35  来源:  
 
   铜陵市司法局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,注重法治宣传育民、法治文化润民,法治创建惠民,持续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,绘就乡村振兴法治底色。

一是注重法治宣传育民。聚焦“关键少数”,以村“两委”干部、人民调解员、网格员等为重点,实施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工程,每村培育至少6名“法律明白人”;加强岗前培训和管理考核,市级层面举办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示范培训班,县区开展分批轮训,统一为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颁发徽章和证书,并建立工作档案。覆盖“绝大多数”,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中心,围绕重要时间节点,组织司法所长、律师、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普法志愿者在乡村开展宪法、民法典、国家安全法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题法治宣传活动,结合具体案例阐释法理精神,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。

二是注重法治文化润民。将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相融合,挖掘枞阳民间“大鼓书”文化内涵,组建文艺普法志愿者队伍,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、民法典、防灾减灾、乡村生态文明等创作一批“大鼓书”法治文艺作品,开展“大鼓书普法村村行”活动,满足乡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。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“植”入法治典故、法治标语,放置法律书籍、普法资料,让群众“抬头见法、休闲学法、遇事想法”。全市已建成各类乡村法治文化阵地2010个。

    三是注重法治创建惠民。依托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创建这一载体,整合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,编制发布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指导目录,推进法律服务实体平台、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融合发展,让乡村群众享受全时空、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。充分发挥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作用,实行村法律顾问“定点坐班+上门服务+电话咨询”,积极参与村务管理,为村重大决策、村规民约进行“法律体检”,及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。深化乡村“百姓评理说事点”建设,为乡村群众搭建说事、议事、调事平台,在与群众‘唠家常’的过程中,把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反映出来,把法律政策宣讲出来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105个“百姓评理说事点”。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